首页 > 学会 > 新闻资讯 > 详情

谈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如何激发展览活力 ——以《乾坤方圆——沧州博物馆馆藏钱币精品展》为例

谈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如何激发展览活力——以《乾坤方圆——沧州博物馆馆藏钱币精品展》为例

吕庆元  马思远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博物馆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新建或改扩建的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纷纷建成开放,在展示地方历史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受限于种种内在和外在条件,多数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发展思路保守,发展目标不明确,致使展览内容趋于同质化、模式化、单一化,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社会提供的最重要的精神文化产品,是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实现社会职能的主要载体和手段。办好展览,激发展览活力,是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调动观众积极性、谋求长远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议题。

沧州博物馆为区域性综合博物馆,2014年新馆建成开放,2018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32273平方米,共设固定陈列展厅9个,临时展厅2个。为了充分利用藏品,丰富展览内容,沧州博物馆于2021年2月4日和17日分别在线下、线上推出《乾坤方圆——沧州博物馆馆藏钱币精品展》(以下简称《钱币展》)。展览以1600余枚古钱币为载体,展示了中国钱币文化的丰富内容,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参观。《钱币展》是沧州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原创的首个文物专题临时展览,也是沧州博物馆激发自身展览活力的一次有益探索。下面以沧州博物馆和《钱币展》为例,从展品资源、展览内容、展览平台、策展人员素质四个方面来探讨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策划展览所面临的问题和激发展览活力的途径。


一、打破无珍贵文物不成展览的观念,充分利用藏品,拓宽展品选择面

相较于国家级和省级博物馆,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在藏品数量尤其是珍贵藏品数量方面明显不足。以沧州博物馆为例,现有藏品共计17533件(套),但珍贵文物仅为181件,其中一级文物只有3件。藏品的相对匮乏,使得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在策划展览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况,展览中对珍贵文物的过度追求进一步缩小了展品的选择范围,沧州博物馆亦面临这一难题。故而,在2021年新增固定陈列《济世沧海——沧州中医药文化展》和临时展览《钱币展》之前,沧州博物馆一直没有历史文物的专题展览。

博物馆举办展览的主要目的是将文物蕴含的知识体系、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传递给观众,过于追求陈列珍贵文物,不仅使大量馆藏文物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还会影响展览内容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不利于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发挥。鉴于此,沧州博物馆在策划《钱币展》时,改变了以往相对固化的展陈思路,不再追求唯珍贵文物的展览模式,而是充分利用馆藏一般文物资源。《钱币展》的1600余件展品中,珍贵文物仅占十分之一,但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展品同样能传递给观众丰富的知识信息。比如,展览中展出了683枚北宋钱。此类钱币因存世量巨大,市场经济价值低而不被诸多钱币藏家所看重,但其种类丰富,钱币形态、钱文书体多种多样,艺术性极高。在传递古钱文化知识的展览定位下,大量不同种类、不同版别的北宋钱所承载的钱币文化内容,足以在《钱币展》中撑起一片天地。有观众在参观《钱币展》后发表的观后感中专门提到了北宋钱币:“在古钱币上能看到各种风格的字体,以宋朝钱币为例,钱文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非常具有欣赏价值。”


二、优化展览结构,充实展览内容,贴近日常生活

举办展览,是博物馆吸引观众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地缘相近,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地市级博物馆在地方历史基本陈列内容上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如沧州博物馆目前共开放固定陈列9个,其中有7个属于历史文化专题展,包括《沧海之州——沧州历史文化陈列》《滨海遗风——沧州民俗非遗文化展》《济世沧海——沧州中医药文化展》《沧州历史名人展》《大运河北——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展》《百戏之源——沧州杂技文化展》《武术之乡——沧州武术文化展》,除展示武术、杂技这两种沧州特色文化的展览外,其余5个展览的主题及形式在北京、天津、山东及河北省内其余地市博物馆中均有类似展示,对于部分经常参观博物馆的观众而言,这些似曾相识的展览,很难激发其观展的积极性。在临时展览方面,受限于有限的办展资金及相对保守的策展思路,地市级博物馆普遍存在展览类型相对固定、内容单调的问题,如沧州博物馆在2014年新馆开馆至2021年底的近8年间,共举办临时展览111场,其中书画摄影类展览共计78场(包括书画展70场,摄影展8场),约占临时展览总数的70%,类型较为单一,难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一些博物馆人眼中的珍贵文物由于年代较早,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较远,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博物馆条例》指出:“博物馆开展社会服务,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只有让文物走近大众生活,丰富展览内容,吸引不同精神需求、不同行业领域的观众来博物馆参观,才能让展览焕发生机。

为充分利用馆藏文物,充实展览内容,2019年,沧州博物馆尝试主动策划文物专题展览。在展览筹备之初,我们对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及展览进行了调研,发现一些以现实生活题材为特色的博物馆如北京美妆博物馆、德国柏林电脑游戏博物馆、比利时布鲁日薯条博物馆、法国巴黎赝品博物馆、日本大阪方便面博物馆等,虽然展厅面积不大,展览展期也不长,但非常容易引发观众兴趣,社会影响广泛。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好的博物馆展览应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一方面,展览的主题与展品要贴近现实生活,另一方面,辅助诠释展览主题的展品说明、讲解词等的内容要能为观众搭建起展览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

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选择钱币作为展览的主题。原因有二:一是钱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观众不会对与钱币相关的展览产生较大的距离感,甚至不少观众家里就收藏有一些古钱币,有想要了解古钱历史,观察钱币形制变化的需求;二是古钱币作为收藏品,门槛相对较低,在沧州本地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相对其他品类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讨论。

在内容设计上,我们将《钱币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依据时代顺序和钱币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展示了20个朝代134种钱币的发展历史;第二部分从书体,锈色,邻国钱币,改刻、花穿、移范等特殊铸造现象,吉祥图案和吉语钱文等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国的钱币文化。在诠释展览主题方面,展板和展品说明文字的撰写力求简洁明了,讲解词则按照由今而古、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编写,尽可能让观众感兴趣、好理解、印象深。例如,在介绍贝币时,我们通过分析一些贝字旁汉字如“贪”“赋”“买(買)”“赎”等的字形和内涵,让观众了解到贝作为最早的货币对汉字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又如,在讲解战国“陕一釿”布币钱范时,由于铭文中的“陕”字指“陕州”,与今天指代“陕西”不同,为了便于观众理解,我们先解释“陕西”的本意为“陕州之西”,而陕州在今河南境内,“陕一釿”布币钱范就是在陕州铸造的,由此将今天的地名与两千多年前的钱币联系在了一起。


三、开放展览平台,拓展宣传途径,激活社会资源

博物馆的展览主要分为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两类,其中临时展览因内容的灵活性与多样性而在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目前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展览的策划主体以博物馆为主,策展过程相对封闭,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还停留在我展览你参观,我展什么你就看什么的状态,未能充分调动观众的参与积极性。

临时展览是博物馆展览的活水源泉,举办临时展览的根本目的是服务观众。因此,博物馆在策划展览时应充分考虑观众的意见,尝试打破固有的小圈子,通过激活社会资源,创造开放的展览平台,来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一方面,要打破策展的小圈子,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临时展览的策划,让民间藏品成为博物馆的潜在展品资源。另一方面,要打破宣传的小圈子,努力扩展宣传渠道,主动填补宣传空白区,吸引潜在观众的关注,让他们参与到对博物馆展览的讨论中来。

沧州博物馆在举办《钱币展》的过程中就充分借助了沧州本地藏家、媒体等社会各方的力量。

沧州本地有一些古钱币藏家,不仅收藏有一批保存较好、历史价值较高的古钱币,还对古钱币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且乐于通过展示藏品来传播钱币文化。早在2015年,藏家秋寒就主动联系沧州博物馆咨询筹办钱币展览事宜,但彼时博物馆尚无相关展览计划,双方未达成合作意向。《钱币展》筹备之初,秋寒获知展览计划,再次主动与博物馆联系。经过沟通与交流,沧州博物馆对秋寒的情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决定让其参与到展览的策划中,充分发挥其在钱币文化知识积淀和藏品储备方面的优势。秋寒的参与,为《钱币展》的顺利举办增添了一大助力。他不仅根据馆藏缺项提供了三孔布、齐明刀、燕方足布等重量级钱币展品,以及钱币拓片卷轴、册页,钱币研究地图等与钱币文化相关的纸质展品,还积极参与布展,在说明文字编写和展品摆放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展览结束后,秋寒还无偿捐赠了十余种珍稀钱币,完善了沧州博物馆馆藏钱币体系。

《钱币展》开展前后,本地媒体在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沧州日报》《沧州晚报》等以专栏或专版的形式发布了展览信息,沧州电视台《美丽沧州》栏目录制了展览的专访节目。藏家秋寒也对展览的宣传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不仅直接参与博物馆的官方宣传活动,在《钱币展》专访节目中向观众讲述个人收藏经历、展品背后的故事等,还自发为展览做宣传:邀请钱币收藏圈内的本地朋友到馆参观,通过直播的方式让外地藏家在线参观。藏家的参与,弥补了媒体宣传的不足,进一步扩大了展览的影响力。据统计,《钱币展》开展期间线下参观人数约为18500人次,线上参观人数约为5570人次。许多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参观展览,不少观众在留言中对展览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四、注重人才培养,借助馆外力量,提高策展水平

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藏品类别较为广泛,需要一批博学多能、知识面广的人才来满足其发展的需求。但受限于客观条件,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很难招到博物馆相关专业人才。以沧州博物馆为例,34名在职在编人员中,仅有2人毕业于文博专业,专门从事展览策划的人员更是匮乏,筹办展览时多是从库房保管、研究室等部门借人借力。博物馆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使得中小型博物馆陷入应办的展览无法办,本应办好的展览质量难以保证的困境。

《钱币展》的展品大多为2019年沧州市文物局移交给博物馆的文物,从文物交接到推出展览,前后仅用了1年多的时间。之所以能够较快地从挑选钱币展品、形成大纲到拟定展线、确定展板图文,并撰写出1.6万字的讲解词,是因为馆内有研究古钱币知识的相关人才储备。博物馆想要办好展览,就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策展团队,既要对各收藏品类的基础性知识、发展脉络等有一定的了解,又要对展陈相关内容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而要打造出这样一支队伍,则需要博物馆重视馆内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积极引导其不断拓展业务知识。

除了策展人员的努力外,《钱币展》的顺利举办还得益于馆外文博爱好者的助力。在《钱币展》筹备之初,策展人员对先秦钱币尚有不少知识空白,而参与展览的钱币藏家中恰好有较精通先秦钱币者。在掌握这一信息后,策展人员积极与藏家联系,通过不断的学习与交流,弥补了知识短板。此外,为了推动馆内研究工作的开展,博物馆还通过藏家的联系与引荐,邀请到河北师范大学两位钱币学在读博士到馆对沧州出土北宋铁钱进行了金属含量检测。

这次办展经历给予我们深刻启发:博物馆工作人员与馆外文博爱好者由于研究文物的出发点不同,在文物知识和技能方面各有所长。博物馆可以将热爱文博事业、有意愿助力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社会人士作为人才“外援”,引导他们参与到博物馆的策展及其他事务当中,并积极搭建互动平台,让馆内工作人员在与馆外文博爱好者的沟通与交流中取长补短,夯实自身的知识基础,提高业务水平。

作为一定区域内重要的优秀文化“大学校”,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应遵循传统但不拘泥于传统,不盲目效仿他馆模式,由被动展示向主动作为转变,努力打造有特色、有魅力的博物馆展览体系。沧州博物馆《乾坤方圆——沧州博物馆馆藏钱币精品展》的成功举办,深刻地反映出:只有解放思想,展览才能有创新力;只有贴近现实生活,展览才能有生命力;只有充分考虑观众需求,展览才能更有吸引力。博物馆人在策划展览时应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当下,拓宽视野,基于现实生活和观众需求,找亮点、强特色、谋发展,激发展览活力,让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博物馆展览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增色添彩。

(改编自《文物春秋》2022年第3期内容)


摩臣5招商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Hebeimuseum ALL RIGHTS

冀ICP备11019299号-2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429号

院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大街4号

咨询电话:(0311)966518